药肥,千亿级潜力大市场!但是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不超过两家,亿元级企业不超过10家,粗略估计行业销售额在60亿元左右。直到近几年,传统肥料企业的加入,意味着药肥行业的整合开始。越来越多的品牌获得市场的认可,品牌力被大大激发,药肥进入品牌发力、市场崛起的新时期,药肥产业的发展才算真正迈上快车道。
药肥细分领域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近些年,农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门槛不断提高。药肥这个新门类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企业、经销商乃至农户追逐的热点,也成为诸多农资企业可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头部农药企业、传统肥料企业布局药肥助推药肥细分领域进入″景气″周期。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年种植面积约19亿亩,其中可应用药肥的潜在面积多达8.8亿亩。药肥防控的对象包括杂草、病害、害虫及有害动物,同时微生物药肥和结合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喷施药肥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据估算我国化肥市场容量为8000亿元左右、农药市场容量为 500亿元左右,药肥市场空间想象力巨大。据行业反馈,2022年年底市场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杀虫药肥领域主要登记成分盘点
杀虫药肥是目前国内开发最成熟的药肥品类之一,在南方的甘蔗,北方的小麦、花生等作物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从登记情况来看,以颗粒剂为例,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杀虫单、吡虫啉、二嗪磷、阿维菌素、噻唑膦等,是当下药肥登记主要成分。
1 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自专利到期以来,一直是行业追捧的热点,国内原药产能急剧扩张,制剂登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药肥同样是当下关注的重点。 目前国内颗粒剂登记数量已达29个,主要是与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复配,目前登记靶标主要集中在甘蔗蔗螟,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玉米地老虎、蛴螬,花生蛴螬等。 2 噻虫胺 噻虫胺作为地下害虫防治产品,尤其是对韭蛆、蒜蛆及蛴螬的优秀防治效果,完美替代了有机磷农药,成了当代防治地下害虫的″顶梁柱″。 目前,噻虫胺国内颗粒剂登记数量已经达到50个,复配登记22个,复配对象分别为联苯菊酯、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杀虫双等,登记靶标主要甘蔗蔗龟、蔗螟,玉米蛴螬、二点委夜蛾,花生蛴螬等。 3 吡虫啉 吡虫啉是国内最早应用于药肥产品的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 吡虫啉目前颗粒剂登记数量48个,登记数量颗粒剂中有效成分排名第一,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多重作用,主要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蓟马,粉虱等以吸食作物汁液的个体较小的害虫。 4 杀虫单 杀虫单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特别是钻蛀性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药生产企业,选择杀虫单来与其它不同机理的杀虫剂进行混配,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杀虫效果,如阿维菌素+杀虫单、噻嗪酮+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噻虫嗪+杀虫单等,目前杀虫单颗粒剂登记也已经达到23个。 5 阿维菌素 噻唑膦 阿维菌素、噻唑膦开发为颗粒剂地下施药,主要用于防治根结线虫,同时也对地下其他害虫形成兼治。从目前来看,通过阿维菌素或噻唑膦与糖类、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功能性成分联合使用,不仅能够起到促进生根、改良作物根际土壤环境的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土壤线虫的防治效果,起到1+1>2的作用。 6 噻虫嗪 噻虫嗪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传导性强,毒性低等特点,既可以叶面喷雾,也可以进行种子处理、灌根和土壤处理,施药后能迅速被植株的根、茎、叶吸收,并传导到植株的各部位,达到快速杀虫的目的。 噻虫嗪颗粒剂登记数量57个,目前主要与单剂为主,或与杀虫单、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噻唑膦、联苯菊酯等复配。 7 二嗪磷 二嗪磷属于低毒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较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破坏害虫神经系统起作用,被广泛用于地上害虫以及地下害虫的防治。 在防治地下害虫方面,和主流竞品比较,二嗪磷在亩用量及杀虫持效期方面均优于辛硫磷,在毒性及残留方面又优于毒死蜱。 目前二嗪磷登记用于地下害虫的主要制剂有0.1%、4%、5%、10%颗粒剂及40%、50%乳油,颗粒剂主要用于田间作物的底施、沟施或穴施。而当前仅有的10个二嗪磷混配剂中,登记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的颗粒剂就达到了6个,如二嗪磷·噻唑膦、二嗪磷·阿维菌素、二嗪磷·敌百虫、二嗪磷·噻虫胺、二嗪磷·辛硫磷等。 8 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的出现,则极好地弥补了菊酯类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抗性短板。经实践数据表明,氟氯氰菊酯的防治效率和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要高于氯氟氰菊酯。采取氟氯氰菊酯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尽量选择混配制剂,如2%氟氯氰·噻虫胺颗粒剂,既可防治常见地下害虫,且对作物生长期刺吸式害虫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目前国内登记颗粒剂为9个,主要是与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等有效成分复配,防治花生、马铃薯蛴螬,玉米二点委夜蛾等。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杀虫药肥的高门槛,目前杀虫药肥的登记成分过于集中,产品同质化严重,未来一些新成分的开发,将是行业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