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雷晓光团队近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病天然产物——芥酸酰胺。它来自常见的农作物,能有效规避细菌耐药性,为研发绿色农药开辟新路径。
作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的一大威胁,植物细菌性病害由病原细菌侵染植物组织引发,会导致叶斑、枯萎、腐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近10年来,雷晓光一直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植物自身的抗病机制,及其化学防御策略,致力于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
“通过系统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我们发现了芥酸酰胺。它是一类植物内源存在的、具有作用机制独特的天然产物分子。”雷晓光解释,它不仅广泛存在于水稻、大豆等多种重要农作物中,而且能够在植物免疫激活后大量积累,对多种病原细菌展现出广谱抗性。
更直白地说,芥酸酰胺类似于“预防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多种细菌侵染植物。雷晓光将这一机制形象地比喻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创新抗菌策略——“和传统抗生素药物不同,芥酸酰胺不直接杀灭细菌,而是选择性地降低病原菌的致病力。”这种独特的作用模式不仅确保了更高的生物安全性,还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有效规避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期刊上。雷晓光说,芥酸酰胺对水稻白叶枯病、番茄青枯病等多种重要作物细菌性病害有显著的保护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农业应用前景。团队将努力把这种纯天然的“农药”落地,应用在田野上。
芥酸酰胺通过抑制细菌三型分泌系统组装而产生广谱抗菌活性的工作模型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第32届山东植保双交会|2025黄淮海(济南)种业博览会暨“种药肥机”一体化产业供需大会展会时间:2025/10/30 至 2025/10/31展会地点: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农资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产品防伪追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上海召开的第25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特定农药闭环管理严格管控平台面向全行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风险农药管理正式迈入“全链可溯、实时监管、责任可究”的数字化治理新阶段,高风险农药管控防线进一步筑牢。农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2024年6月,国家对百草枯、克百威、涕灭威、...
2025第32届山东植保双交会|2025黄淮海(济南)种业博览会暨“种药肥机”一体化产业供需大会展会时间:2025/10/30 至 2025/10/31展会地点: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农资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产品防伪追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上海召开的第25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特定农药闭环管理严格管控平台面向全行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风险农药管理正式迈入“全链可溯、实时监管、责任可究”的数字化治理新阶段,高风险农药管控防线进一步筑牢。农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2024年6月,国家对百草枯、克百威、涕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