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直销的“卸磨杀驴”
这几年,做直销的厂家越来越多了,有的甚至直接跨过经销商和零售商,直接盯上了种植大户!
“厂家直供大户,吨肥立省500元!”这响亮的口号,足够让人心动吧!
农资经销商眼睁睁的看着,曾经的合作品牌绕过他直连种植基地。
曾经是他们耗尽心血,帮厂家打开本地市场,如今他的客户名单已被厂家销售精准“复制粘贴”。
数据显示,大户直供比例激增,经销商毛利率惨遭腰斩,而厂家直销团队却迅速膨胀。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迁,更是行业生态的剧烈动荡。
“我们替厂家打开了本地市场,他们却学会了怎么割韭菜。”这句冷笑话里,藏着对经销商的讽刺,藏着整个农资流通链的悲凉。
农资利益链的重构
电商的猛烈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销售格局发生了巨变。
从“铁三角”到“二人转”模式的转变,就是见证。
传统模式(农资黄金时代):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农户。
新杀戮模式(2025版):厂家直销部→种植大户。
砍掉中间环节,价差直接化作厂家利润+大户红利。
有人欢喜,大户拿货价低于经销商成本价15%。有人愤怒,经销商多年积累的土壤数据、用药习惯被厂家一键导出。有人心酸,厂家要求经销商继续承担物流、售后,却拒绝支付服务费。
某肥料厂家的操作堪称教科书:先让经销商垫资开农民会收集种植数据,再用AI分析锁定核心大户,最后派直销团队带着定制套餐挖墙角!
大户的“反噬诅咒”
短期甜头:吨肥省500元,万亩基地年省250万,获得厂家“首席战略客户”VIP标牌。
长期毒药:①定价权丧失:云南某甘蔗基地签下直供协议后,次年即被要求包销3万亩用量,否则取消折扣。②技术绑架:黑龙江水稻大户发现,直供套餐中的菌剂只能搭配该企业化肥使用。③数据反杀:安徽某果园的产量、品质数据被厂家转卖给期货公司,导致收购价被精准打压。
更荒诞的是“大户分级制度”:500亩以下——爱买不买。500~5000亩——派业务员蹲点洗脑。5000亩以上——CEO亲自陪酒,酒醒后合同已签。
经销商的“死法大全”
在这场去中间化的风暴中,经销商们成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慢性失血型:河北老李坚持“服务至上”,免费帮农户测土配肥,结果发现农户拿着方案去找厂家直购。
猝死型:河南老王刚贷款百万升级仓储,就收到合作品牌《终止经销协议》邮件。
黑色幽默型:山东夫妻店挂出横幅“厂家直销点”,实则从隔壁市经销商手里窜货。
行业流行新自嘲:“以前赚差价,现在赚差评——厂家差评、大户差评、银行催命差评。”
2025年的生存法则
当农资厂家举起“去中间化”的屠刀,当大户沉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幻觉,这场血腥游戏里没有赢家——
厂家将发现:失去渠道缓冲后,大户翻脸比翻书快。
大户终将明白:今天省的每分钱,都是明天被拿捏的命门。
经销商的出路在于:卖产品不如卖服务,卖别人的品牌不如打造自己的IP。
来源;快乐农人驿站
2025年7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4.51%,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子行业中,改性塑料、聚氨酯和民爆用品行业表现居前。主要产品中,7月份化工品价格下跌态势继续延续。2025年8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继续关注受益反内卷政策的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行业。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投资要点: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农村局日前查处两起经营假农药案。当事人尹*伟从焦*成、豆*芳处低价购进“万虫杀”阿维·高氯假农药,在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港路农资市场绵阳腾辉农资有限公司门店予以销售,销售金额达70303元,违反《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当事人谭*从焦*成、豆*芳处低价购进“百虫绝杀”阿维·高氯、“...
2025年8月11日,长青股份公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称公司通过审议决定将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3,500吨草铵膦原药项目”变更为“年产1,000吨丙硫菌唑原药建设项目”“年产4,200吨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公司表示,本次变更后募集资金...
2025年7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4.51%,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位。子行业中,改性塑料、聚氨酯和民爆用品行业表现居前。主要产品中,7月份化工品价格下跌态势继续延续。2025年8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继续关注受益反内卷政策的农药、有机硅和涤纶长丝行业。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投资要点: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农业农村局日前查处两起经营假农药案。当事人尹*伟从焦*成、豆*芳处低价购进“万虫杀”阿维·高氯假农药,在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港路农资市场绵阳腾辉农资有限公司门店予以销售,销售金额达70303元,违反《农药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之规定。当事人谭*从焦*成、豆*芳处低价购进“百虫绝杀”阿维·高氯、“...
2025年8月11日,长青股份公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称公司通过审议决定将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3,500吨草铵膦原药项目”变更为“年产1,000吨丙硫菌唑原药建设项目”“年产4,200吨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建设项目”。 公司表示,本次变更后募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