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组织植保机构和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专家,根据冬前病虫发生基数、大豆种植情况和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大豆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5亿亩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虫在东北春大豆区,甜菜夜蛾在黄淮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烟粉虱在黄淮南部有偏重发生风险。
1 趋势预报
大豆根腐病发生面积1,500万亩,在黑龙江中等发生,局部低洼、涝洼地区偏重发生;其他大豆种植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 大豆霜霉病发生面积900万亩,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大豆种植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 大豆食心虫发生面积2,200万亩,在黑龙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他大豆种植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 甜菜夜蛾发生面积920万亩,在黄淮海、西南大豆种植地区中等发生;其他大豆种植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 烟粉虱发生面积760万亩,在河南、安徽两省淮河流域大豆种植区偏重发生;其他大豆种植区中等及以下程度发生。 大豆锈病、病毒病、菌核病、叶斑病、胞囊线虫病等其他病害在部分大豆种植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900万亩。 大豆蚜、红蜘蛛、点蜂缘蝽、棉铃虫、斜纹夜蛾、豆杆黑潜蝇、豆荚螟、苜蓿夜蛾、甘蓝夜蛾、豆卷叶螟、双斑萤叶甲、地下害虫等其他虫害在部分大豆种植区有一定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5,300万亩。
2 预测依据
2.1 主要病虫害基数满足中等以上发生条件
(1)流行性病害菌源基数和发生范围呈上升趋势 近3年,全国大豆根腐病发生面积均在1,200万亩左右,大豆霜霉病发病面积连年增长,已超过750万亩,且黑龙江、河南、山东等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亦为病害集中发生区,大豆重茬、迎茬面积大,秸秆还田等耕作方式普遍推广,为病原菌越冬提供了有利场所,翌年初始侵染菌源量充足。大豆根腐病等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多、区域间优势种群结构复杂,尤其是疫霉与镰刀菌的复合侵染普遍,促进病原菌致病力变异增强,导致品种综合抗性减弱,加剧病害发生流行风险。 (2)害虫越冬基数与去年持平或偏高 冬前调查大豆食心虫虫食率,黑龙江为2.95%,与去年持平,但超过5%的县份13个,较去年增加3个,其中嘉荫、肇州超过12%、9.8%;辽宁为2.37%。
2.2 种子包衣推广力度不够,增加病虫害发生风险
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种子包衣率可达90%,其他北方春作大豆区包衣率在60%~80%,黄淮海夏作大豆区包衣率在40%~60%。播种过程仍存在“白籽下地”现象,增加了根腐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风险。
2.3 冬春季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025年1~5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持续偏高,有利于病虫害越冬或在当季作物上发生;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部降水持续偏多,易导致田间积雪(水),有利于疫霉、腐霉、镰刀菌、丝核菌等根腐病病原菌在前茬作物上发生和积累,加剧后茬大豆上病害流行的风险;东北南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春季降水偏少,有利于甜菜夜蛾等杂食性害虫在前茬作物上发生和种群繁殖,加重夏大豆危害程度。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