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农资行业,有两个火热的话题,一个是“内卷”,一个是“一证一品”。
部分人认为,“一证一品”是农药厂家的事情,跟肥料企业关系不大。然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肥料厂家将更惨!
一、危机来袭,肥料厂家开始疯狂备案
先来看一组农药数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有效成分738个(不包括仅限出口的30个新农药);登记产品45,659个(不包括仅限出口产品),农药登记证持有人1913家。
2013—2023年,每年农药登记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38%。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登记产品总数达到47127个(不含仅限出口登记),登记有效成分747个,登记企业有1917家。
2024年1-10月,新增农药产品2078个(不含出口)。
再来看看肥料的备案:
登录种植管理司的网站,粗略看了一下,2024年12月13日,有223个部级产品备案,191个省级产品备案,一天有414个肥料产品在备案,看的眼花缭乱。而且有意思的,除了肥料厂家,农药厂家,还有种子企业在备案肥料!
自从2020年9月取消大量元素水溶肥等7类肥料登记制,改成备案制之后,每天有几百个肥料通过备案。一个月呢?一年呢?这数字真的是太吓人了!
这背后,是肥料企业间白热化的竞争,更是生存空间的急剧压缩。
二、跨界混战,农药厂家和肥料厂家开始抢地盘
肥料厂家想去卖农药,农药厂家想去卖肥料。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前几天,看了一个老牌农药厂家的产品手册,这家有着62年历史的农药厂家,也上了系列的水溶肥,有十几个产品。国内一些大型的农药企业,也纷纷上了自己的增产肥。一些印象中的大型农药企业,其实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农药企业,早就变成农药、肥料双经营许可企业。
农药企业觊觎肥料市场,肥料企业亦不甘示弱,试图涉足农药领域。比如史丹利增加了农药销售业务,施可丰获得农药经营许可,湖北鄂中生态、嘉施利、应城新都化工等,也陆续拿到农药生产许可。
但是,农药的门槛还是有点高的。肥料企业想跨界做农药,实力要求更为严苛。而农药企业转型做肥料,会相对更简单一些。
跨界竞争,会导致农药与肥料的边界模糊。
三、行业巨震:“一证一品”政策下市场开始大洗牌
“一证一品”意见稿为什么会出台?据说源自一场除草剂药害。一款贴牌生产的含有甲基二磺隆的除草剂组合套餐,由于在小麦拔节期后使用,2022年大面积发生药害。一品之失,足以撼动整个行业,甚至改变了一个行业。
“一证一品”政策一旦落地,大公司坐享利润,代理批发商大幅缩减,市场趋于垄断。在此背景下,销售型及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纷纷涌入肥料战场,企图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于是,我们看到,农药企业一出手便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肥料产品的备案。然而,肥料厂家想登记农药证件却没有那么简单了,毕竟需要更复杂的登记手续和较长的登记周期。
目前,传统肥料的利润空间已如薄冰,特色肥料、药肥及功能型肥料虽成焦点,却也意味着更高的研发与生产成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肥料企业不仅要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还要应对来自农药企业的跨界挑战,其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在“一证一品”的风暴中屹立不倒,谁又将黯然退场,一切,皆未可知……
来源:化肥农药助手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