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杀螨剂市场正处于快速的持续扩张中,预测到2025年市场容量将突破20亿!但就是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却也面临着新的害螨靶标作物持续增加,符合高效、绿色、健康新化合物极度稀缺的问题。
为了打破当下杀螨剂市场所处的困境,11月21日,扬农化工旗下中化作物在安徽合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创制先锋 威震四方——威境朋友圈”的活动,创制杀螨剂“威境”(15%氟螨双醚 SC)闪亮登场。
中国创制农药再添新丁,中化创制杀螨剂又出一员“大将”!
在创制农药研发越来越困难的今天,作为扬农化工旗下中化作物,当得上“创制先锋”这个名号。据统计,我国创制新农药形成销售的不到30个,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品种只有5个,农研公司(前身为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所)占有2个(四氯虫酰胺、乙唑螨晴),在中国农药创制研究及产业转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我国首个拥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杀螨剂宝卓(乙唑螨晴),凭借专利、高效、安全的特性,一经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累计使用亩次已达1.01亿。而现在,与宝卓系出同门,却又高度互补的杀螨剂威境的登场,再次体现了中化杀螨剂高效、环保且储备丰富的强大实力。在本次活动中,中化作物产品线经理穆洪雁先生的预测,通过威境与宝卓的强强联合,到2030年,中化创制杀螨剂销售额将突破8亿,市场份额超36%。
十年磨一剑,威境具有作为优秀杀螨剂的几乎所有优良特性!
为什么会对威境有如此的信心?在本次活动中,氟螨双醚的创制者之一,沈阳农研公司副总经理,新药研发部负责人于海波先生也来到了现场。据于教授介绍,杀螨剂(尤其是新作用机制)的数量相对较少,而螨类抗性产生较快,农研公司历时十年之久,通过化合物设计/筛选、工艺开发、制剂开发、生测等多学科紧密配合,成功研发新型杀螨剂1631,通用名氟螨双醚(威境),并实现产业化。
氟螨双醚有以下这些作用特征:
1.对螨全周期有效,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
2.具有叶片渗透活性;
3.正温度系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耐雨水冲刷性;
4.作用机制新颖,与现有杀螨剂无交换抗性;
5.安全性好,对哺乳动物及非靶标生物安全。
威境(氟螨双醚)具有作为优秀杀螨剂的几乎所有优良特性,相信未来会和宝卓一样,必将成为市场认可的、知名度最高的杀螨剂品种之一。
千次田间试验验证威境的强大功效,难防区域优势更突出!
在本次会议中,中化作物技术部负责人任永俊先生就威境田间突出的表现进行了展示。自2017年起,联合生测部、科技管理部及外部科研单位等开展上千次田间试验,验证了威境在不同作物、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应用场景下突出表现数据和农户反馈。
其中任经理指出,面对当下红蜘蛛和二斑叶螨危害严重,市场期待新杀螨剂的时候,威境团队在特别难防的区域和时间段做了专项的试验。
威境柑橘红蜘蛛防治小结:
(1)威境对各柑橘品种安全,沃柑/茂谷柑/芦柑/纽荷尔脐橙/砂糖橘/沙田柚/春见/红美人等柑橘品种安全;
(2)杀螨彻底,对红蜘蛛成螨、卵、幼若螨杀灭彻底,峰值防效在98~100%,难防区域优势更突出;
(3)见效快,1天见效,3天就可以达到95%以上防效温度越高,速效性越好;
(4)管得久,柑橘区大多数可以管到3~4周。
威境二斑叶螨突出表现小结:
(1)对主要标靶作物安全,茄子/辣椒/草莓/玫瑰花/苹果/梨/冬枣/棉花作物安全;
(2)杀螨彻底,对成螨、卵、幼若螨杀灭彻底,峰值防效在98-100%,难防区域优势更突出;
(3)见效快,1天见效,3天就可以达到95%以上防效,温度越高,速效性越好;
(4)管得久,果树可以管3-4周 ,蔬菜、草莓可以管2周。
中国创制农药再添新丁,中化创制杀螨剂又出一员“大将”!
中国创制农药再添新丁,中化创制杀螨剂又出一员“大将”!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