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麦黄季,风吹麦粮穗飘香。正值“三夏”大忙时节,兴化市千垛镇华北村田间,小麦籽粒饱满,阳光划过麦浪泛起层层金光,高低起伏中涌动着丰收的希望。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三夏” 助力兴化农业生产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丰收科技小院”团队再次出发。
2024年5月30日,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江苏省植保植检站,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杀菌剂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及全省38市县级植保站专家,赴兴化市千垛镇华北村各地对接农户、农企,全力为兴化农业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稳定提供坚强后盾。
“解决小麦病虫害,丰收有了硬支撑。”
日前,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现场实收观摩会、小麦病虫草害技术培训会,广泛邀请了相关专业专家分赴兴化各镇开展工作,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试验示范成果,让“专家田”变成“生产田”。
自小麦返青期起,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团队就奔赴全县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小麦生长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力量,全面开展科学栽培、绿色植保、水肥一体、一喷多促、地力提升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为农民所熟悉,“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已掌握、用得上”,让越来越多的田地开始尝试先进实用技术。
多方合作全面推广小麦减毒、防病、增收新技术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杀菌剂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从小麦主要病害及防控研究进展,氟唑菌酰羟胺与氟环唑、植物营养组合使用两个方面作了“氟唑菌酰羟胺与氟环唑组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提质增产作用”的报告,分享了中化作物小麦增产减毒方案。2022年在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朱春华家庭农场小麦上的表现,每亩用“丰麦盾”(20%氟唑菌酰羟胺)50毫升、“双工丰麦盾(12.5%氟环唑)”40毫升、“丰收组合”“浩秀丰”40毫升、“施加收”40毫升以及24-表芸薹素内酯10毫升防治小麦赤霉病,与常规药剂相比,采用中化作物方案处理的小麦赤霉病防效92.9%,降毒率86.2%,千粒重40.93克,增产12.22%。
兴化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专家周金鑫分享了中化作物“惠福”防治小麦白粉病、“爱飞凡”小麦套餐的生产表现,中化作物“惠福”防治小麦白粉病时,每亩用“惠福”30毫升、“浩秀丰”40毫升、“施加收”40毫升、24-表芸薹素内酯10毫升处理组的防治率90.55%。中化作物“爱飞凡”小麦套餐在小麦拔节期、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使用一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99.3%,对白粉病的防效达到90.3%,小麦平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7.55克,每平方米有效穗数603穗,理论亩产量达到1399.98斤(12.5%水分),增产效果显著。
兴化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努力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保障夏粮丰收、颗粒归仓,又奏响“夏收进行曲”。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