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春光,农事正当时。眼下,小麦即将起身拔节,油菜进入蕾薹期,为确保打好全年粮食生产,湖北全省上下正多措并举,抢抓农时,服务农事,为全年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全省春季田管现场会要求,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锚定目标、建立机制、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紧扣会议精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各地抓实春耕备耕,组织23.2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开展全省春季田管大培训;发布27项农业主推技术,1.5万名农技人员将技术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供销系统稳价保供,全省农资供需平稳,已备早稻种子519万公斤,大大超出440万公斤的需种量;化肥库存63.7万吨(折纯量),约占需求量的53%;农药需求量在1.4万吨左右,省内批发企业已完成备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农机部门组织全省800多家企业储备各类农机配件,预计超1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春耕;大力开展农机手培训和农机具检修,落实农机用油优惠、跨区免费通行等政策。
为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湖北省今年积极实施双季稻轮作和水稻集中育秧项目,带动全省双季稻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安排年度35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加快补上灌溉排水等短板;围绕5大领域17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加快选育一批突破性品种,打好种业翻身仗。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76.9亿元,省财政列支2亿元支持优质稻米和菜籽油产业链建设。
为“促弱转壮”,湖北省制定冬春田管技术意见,指导农民累计清沟900万亩、追肥977.2万亩、化控365万亩、中耕326.3万亩。强化病虫防治,力争“两夏”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6%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稳产保供,颗粒归仓是关键。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聚焦收储协同,组织做好粮食收购,构建多元储备体系,扎实推进节粮减损,持续推进国有粮库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擦亮“荆楚粮油”品牌。
来源:农村新报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