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农业农村部在陕西西安召开小麦病虫害防控总结暨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会,总结交流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成效和经验,研判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动员安排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研究提出秋粮重大病虫害防控对策措施。
会议指出,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植保机构共同努力,打赢了小麦病虫害防控攻坚战。一是工作推动有新机制。形成了党政领导推动、部门领导包片、行政事业协同的良好局面。二是资金投入有新突破。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小麦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资金达46.3亿元,创历史新高。三是监测防控有新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克服疫情影响,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化技术方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四是“虫口夺粮”有新成果。条锈病没有大面积发生、同比减少九成,赤霉病同比减少四成、主产区平均病粒率在0.2%以内,小麦质量是近年最好的一年。据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12个省份防与不防、农民自防与统防统治试验和专家测算,植保防控贡献率达27.26%,通过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等措施,累计挽回小麦产量损失740多亿斤,比上年增加近20亿斤,对保障夏粮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当前草地贪夜蛾在云南、湖南、安徽、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等7个省份发生程度重于上年,6月底以来北扩速度加快,目前发生北界已达河北丰南、天津宁河,比去年偏北3个纬度以上、提早30天以上,形势较为严峻。玉米南方锈病、大斑病、茎基腐病等次要病虫危害也呈上升趋势,对玉米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监测防控任务仍较为艰巨,工作措施丝毫不能松懈。各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谋事、谋资、谋人、谋智”,拓宽工作思路、争取资金支持、强化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创植保防灾减灾工作新局面。
会议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坚持治早治小,扎实做好草地贪夜蛾等秋粮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一要继续坚持党政领导推动、部门领导包片、行政事业协同的防控机制,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要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分析潜在产量损失,做好风险预警。三要尽快制定秋粮“虫口夺粮”保丰收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防控方法。四要加强技术集成示范展示,跟踪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着力推进科学防控。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