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称为规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工作,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制定《指南》,主要针对没有引入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植物,依据可能产生的风险申请安全评价。有业内人士称该政策意味着转基因距离商业化更近一步。本次《指南》出台也打破了之前我国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先、管理滞后、应用空白”局面。
“基因编辑植物安全,如何管?如何分?如何看?”专家认为本次《指南》的出台回答了这三大疑问,将对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动具有里程碑意义。
【1】神奇的基因编辑技术,可让西红柿更美味,让水稻远离污染
基因编辑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的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的工程技术,四次被评选为“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在美国发布的《2018-2023年战略计划》中,其被列为五个颠覆性技术之一长期投资。
科学界广泛认为:基因编辑技术不仅能让人类吃饱,而且还能够吃得更好。比如:基因编辑可以让西红柿更美味,让水稻主动远离污染,可以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保驾护航,对植物/作物品种进行优化。
【2】 基因编辑技术为何如此神奇?
“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基因编辑便是生物育种所必需的‘光刻机’。”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生物育种最关键的是基因编辑技术,此外还有基因组筛选技术等等。
与转基因技术不同,基因编辑技术不转入外源基因,只是对作物内部存在的基因进行修饰。基因编辑技术通常是将农作物本身的一些“不良基因”敲除,达到去劣存优的目的。在最终获得的植株中,并没有残留一点外源成分,具有与常规诱变品种无异的优点,相当于自然进化,因此在作物改良的生产应用上更为安全。
在朱健康看来,在育种中,基因编辑技术就像是基因教科书上的“修正带”和“荧光笔”,可有目的地修改和编辑基因。有的基因教科书上的段落写得不好,就可以用修正带去掉错误内容,或者润色的更加优美,从而得到更好的品种。
朱健康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带动农作物育种进入“精准调控时代”:一方面,基因编辑系统培育的品种不含任何外源成分,它可以安全、高效、精准地实现作物性状改良,解决传统育种周期长、目标不精准的问题,实现精准育种;另一方面,通过基因编辑育种可以培育各种特殊营养功能需求的产品,实现精准营养。
据了解,我国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的基础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产业化还是空白。
【3】 新政出台,我国基因编辑育种技术走向产业化快车道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但这项技术的专利掌握在国外科学家手中。”
去年12月10日,在济南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在现场表示:“很高兴朱健康院士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Cas12系列的工具酶,实现了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得到广泛认可,业界对《指南》的出台亦是翘首以盼。
在去年举行的“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焦悦现身并发表讲话:“我们高度重视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积极开展研究,形成了‘个案分析、分类管理’的评价思路。”
2025第32届山东植保双交会|2025黄淮海(济南)种业博览会暨“种药肥机”一体化产业供需大会展会时间:2025/10/30 至 2025/10/31展会地点: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农资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产品防伪追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上海召开的第25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特定农药闭环管理严格管控平台面向全行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风险农药管理正式迈入“全链可溯、实时监管、责任可究”的数字化治理新阶段,高风险农药管控防线进一步筑牢。农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2024年6月,国家对百草枯、克百威、涕灭威、...
2025第32届山东植保双交会|2025黄淮海(济南)种业博览会暨“种药肥机”一体化产业供需大会展会时间:2025/10/30 至 2025/10/31展会地点: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
农资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品质。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产品防伪追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上海召开的第25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主题大会上,特定农药闭环管理严格管控平台面向全行业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高风险农药管理正式迈入“全链可溯、实时监管、责任可究”的数字化治理新阶段,高风险农药管控防线进一步筑牢。农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2024年6月,国家对百草枯、克百威、涕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