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样,化肥行业也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转换关键期。环保标准的提升、环境保护税的出台,加上用户结构的改变,倒逼中小落后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产业集中度将得到提高,带动化肥行业向科技型、高环保的健康方向发展。原来行业中有资源、技术和管理积淀的优良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以复合肥为例,销量最大的企业占全行业复合肥总销量不足10%,国际上通常认为,行业第一的企业如果占到全行业的30%左右,这个行业才算经历过低水平竞争,行业趋于良性。因此,化肥行业在未来整合集中的空间非常大,这个机会,属于目前跑在前面的几家企业。化肥企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消费端--化肥企业的用户由小变大,用户结构变了,需求就变了,用户从不专业到准专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专用、性价比高的产品和订制化的专业贴身服务将成为市场驱动力。用户结构变化是趋势,占比越来越大,给未来带来强大的预期,产品和服务必须升级,这些大家看得很清楚。但是目前分散的小农户、小农业还是基本面,占有很大的比重。正视现实,还能够拥抱未来,这是化肥企业面临的挑战。从长远角度来看,阵痛之后,市场化浪潮中的化肥产业的整合力度将不断加快,发展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1-2025年中国化肥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全球化肥行业发展分析
全球化肥总消费量稳步提升,增速逐渐趋于平缓。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农资产品之一,消费规模随着农业的发展逐步扩张。根据IFA披露的数据,2016年全球氮、磷、钾化肥的总消费量(分别折N、P2O5、K2O计重)1.86亿吨,同比增长1.4%。随着化肥行业的长期发展以及农业使用化肥的普及,化肥行业已逐步迈入了发展成熟期,行业规模增速逐步降低趋缓,近10年的增速中枢维持在2%左右。2020年全球氮、磷、钾化肥的总消费量达到1.99亿吨,预计未来整个化肥行业仍然将维持低速稳增的发展态势。
玉米、小麦、大米等谷物是主要使用化肥的农作物。从使用结构看,化肥在小麦、大米、玉米等谷物中的使用占比最高,其中玉米占比16.2%,居于首位。小麦、大米分别占比15.3%、13.7%,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化肥使用占比合计为45.2%。从区域结构看,中国、印度、美国、巴西四大农业生产国是全球化肥的主要使用国家,使用占比分别为26%、14%、11%、8%,合计占全球化肥使用量的59%。
图表:2020年化肥(N+P+K)在农作物中的使用结构
资料来源:IFA
图表:2020年化肥在各国的使用占比
资料来源:IFA
二、全球化肥行业竞争格局
在世界十大化肥生产企业中居前六位的都是西欧和北美化肥生产企业。除排名前两位的美国美盛公司和加拿大的PCS公司,其它4个公司分别为挪威的Yara国际公司、德国的K+S集团、美国的erra工业公司、加拿大的Agrium公司。上述公司化肥年生产能力均在1000万吨以上,在氮、磷、钾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口同时,适应化肥生产全球化趋势,拥有资源优势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也在加强投资、战略联盟和引进外资中,不断增强实力。
俄罗斯、中东和北非的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在与西欧和北美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体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化肥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口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elaruskali)、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以色列化学工业公司(ICL)、俄罗斯的乌拉尔钾肥公司都已进入世界十大化肥企业之列。
三、2021-2025年全球化肥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化肥亩均用量低于主要农业生产国,化肥使用规模仍存增长空间。通过对比主要农业生产国与全球平均化肥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中国、巴西、美国等全球主要农业生产国的亩均化肥用量均显着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些年,中国化肥亩均使用量为299.17千克/公顷,巴西、美国分别为241.38、190.60千克/公顷,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53.81千克/公顷。2021-2025年期间,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预计全球化肥的亩均用量将向主要农业生产国看齐,全球的化肥使用规模仍存在增长空间。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阳光玫瑰葡萄和车厘子等水果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蓝莓为代表的高端水果也在中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也正是在这股产业浪潮中,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与农残管理等挑战,也日益凸显。定位于“作物健康专家”的科迪华农业科技,已经通过作物本位一体化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创新等,为果农把握...
“小暑”已过,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双季稻早稻陆续开始收获。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上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受台风影响,7月中下旬华南地区可能有多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同时“双抢”时期早稻秸秆还田茬口十分紧张。要遵循“快收快还、粉碎抛匀、埋实速腐、科学管理”的原则,实现早稻秸秆科学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风险较大。为有效防范、减轻极端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蔬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